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外国语学院“红心向党”社会实践队活动纪实
炎炎夏日,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外国语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2日—7月20日在菏泽市牡丹区开展了为期8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顶烈日、冒酷暑,践行志愿服务,关爱留守儿童;追寻党员足迹,传承红色精神;与创业者倾心交流,探寻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
践行志愿服务,关爱留守儿童
实践队来到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黄堽小学,开展“留守儿童”支教活动。
实践队成员首先为同学们开展了防溺水安全教育,之后,以菏泽当地革命英雄事迹为素材,用讲故事的形式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史宣讲课,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通过带领同学们宣誓的形式,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铿锵有力的誓言环绕着整个校园,浓浓的爱国信念在每个人的心中流淌。
实践队还为同学们开展了对于“理想与热爱”、“责任与担当”的主题班会。课后,李彤同学说:“通过本次理想与热爱班会的讲解,我对自己的理想与热爱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特别谢谢哥哥姐姐们生动的讲解,大家都很喜欢。”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贾国斌、指导教师王伟前往黄堽小学慰问留守儿童并指导支教工作。才艺表演环节,一向沉默、“高冷”的李文尚同学被气氛感染,大方地走上前来。会议结束后,大家一同歌唱《我和我的祖国》等励志歌曲并为孩子们赠送写有成员寄语和签名的纪念本,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实践队成员支教结束要离开黄堽小学时,正在上五年级的留守儿童朱紫妍同学跑过来对我们实践队的一名成员说:“我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我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我已经很久没见到他们了,谢谢哥哥姐姐来看我们,还为我们带来了学习用品。”而在此前,朱紫妍是一个性格内敛、不愿表达自己的女孩。
追寻党员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7月16日,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外国语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联合齐鲁工业大学叁下乡实践队,前往菏泽市牡丹区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和杨履谦故居纪念馆,并对烈士后代王高山老人进行了采访。
(图为参观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和杨履谦故居纪念馆)
“红心向党”红的是:坚韧的信仰和红色基因的传承。
王高山——一部生动的抗战史。从1981年开始,他就在牡丹区大黄集镇安陵村这个革命老区走访抗战老人,记录抗战记忆,到现在已有40余年,编纂了《鲁西南安陵史话》。
“我毕生都在写党史、收集党史,找老同志座谈,查资料,一生最大的一点就是书写鲁西南的党史。”
从王高山老人身上,队员们体会到红色基因的传承。
老人出生于红色家庭,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和他爱人都是党员。老人说,他父亲1937年12月入党,是当时安陵集第一个入党的,母亲1942年入党。谈起自己入党的经历,老人感慨良多。除父母的言传身教外,当时的社会氛围也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65年社会主义正面教育在农村发展,当时的社会进步青年怀着满腔热情,积极为群众办好事不留名,向党组织靠拢,他也在那个时候申请入党。“当时我是积极分子,1965年填表,我们是第一批,7个人,1966年我去乡里当通讯员去了,在乡里转的正。”从父母先烈到王高山老人,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经过调研,队员们深刻的感受到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感受革命先烈不怕牺牲、众志成城的革命精神和坚定信念,激发了浓浓的爱国热情。
(图为采访王高山老人)
把握发展机遇,书写创业华章
走进山东云上花花卉园艺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大片的牡丹植株映入眼帘。最初,这片牡丹园由宋华举的父亲独自种植经营,2016年,研究生毕业的宋华举回到家乡父亲经营的牡丹园,利用他在大学里学习到的知识,进一步发展牡丹产业,并将父辈单一的线下销售方式整合推广到互联网平台中。
宋华举说:“村里的老人都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牡丹销售一直都是依靠线下老客户销售,后来我开通淘宝店铺进行线上销售,通过抖音微博进行宣传,牡丹生意越做越好”。宋华举正是顺应“互联网+”发展浪潮,使牡丹园公司在他的经营下得到快速发展。
邓庙村精品金鱼养殖基地的负责人邓兴于,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大学期间,接触到金鱼养殖产业的相关知识。在尝试养殖金鱼失败后,他选择前往徐州拜师学习金鱼养殖专业知识。邓兴于说:“青年创业需要一定相关领域知识的基础,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妄想刚开始就做老板,一口吃个大胖子。“邓兴于身上体现出的学徒精神,启示青年人返乡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需要不断学习磨练。
邓兴于创业成功,不仅仅依靠自己艰苦奋斗的学徒精神和创新能力。“政府设立专项扶贫资金对我们青年创业公司提供帮扶,盈利后的一部分,由政府发给村里其他贫困户,通过这一方式发挥产业的带动作用,帮助村民过上更好的日子。”邓兴于坦诚说到。
通过此次调研,队员们认识到在党的政策鼓舞下,广大青年紧跟时代步伐,走上了积极就业、自主创业之路,成为了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农村文明新风的引领者及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图为邓兴于为实践队介绍政府对于青年返乡创业政策)
党建引领促发展,乡村振兴谱新篇
实践队来到吴店镇鹁鸽堂村和安兴镇船郭庄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活动。
(图为实践队到达鹁鸽堂村合影)
实践队刚到达吴店镇鹁鸽堂村,一幅“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乡村美景便展现在眼前,户户白墙红瓦、四季常青的绿植、干净整洁的街道,一改之前对于农村脏乱差的旧印象。村书记吴宪军说:“村子之前是十分落后的,自从乡村振兴系列政策出台后和在第一书记的帮扶下,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变化,现在村里十分注重环境绿化、垃圾分类回收,并通过艺术墙绘,为村庄换了新面貌,每家每户都打造成了美丽庭院,村民生活也越来越红火。”
村民们说:“通过加快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收入等方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随着高科技种植、养殖技术进入农村,农业机械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农业规模化也将迎来春天。村容村貌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完善、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的突出问题、农村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事业的发展,都是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成果。”
队员们前往民俗文化馆。该馆设有村史村情、传统节日文化、刻瓷文化、乡村记忆四个展厅,陈列民俗展品百余件,鹁鸽堂村的历史发展、乡风文明得以展现。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党史教育成为村民们学习的重要课题,民俗文化馆为村民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村民们的思想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民俗文化馆)
鹁鸽堂村根据当地的特色文化,因地制宜谋发展。“刻瓷”和“麦秆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宪荣现场展示了精湛的刻瓷技法及麦秆画的制作技艺,使队员们感受到马宪荣老人所展现出来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以及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马宪荣告诉大家:“我的刻瓷生涯可以用坚持、传承、创新叁个词来形容,坚守的是初心,传承的是文化,创新的是技艺。当初因为喜欢而坚守,老一辈宝贵的东西不能丢……之前在城里做这门艺术,现在乡村振兴,村里也发展的好了,我就回到了村里,村里安静宜居的环境更利于创作。”
(图为马宪荣为实践队成员展示刻瓷与麦秸画艺术)
这些手工艺品给村庄带来了经济收益,助力了乡村振兴。在这过程中,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政府对这些产业进行了基础建设投资、市场开拓引导、公司管理培训等等,为这些乡村产业发展铺平了道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
不仅如此,政府还积极吸引人才返乡,鼓励青年返乡创业,我们深切地了解到,返乡人员就业、创业,当地政府和基层党组织发挥了重要的资金支持和发展引导作用。政府和党组织不仅给当地公司工厂资金支持,而且给公司提供了技术和市场支持,给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最大保障。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作为一所“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文化铸校、服务兴校”的发展战略,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强技能、促提升、增本领。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活动的成功开展,得到外国语学院的大力支持。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贾国斌说:“外国语学院一直坚持高质量办学理念,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引领青年学生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祖国建设中。希望同学们珍惜实践机会,学思结合,行有所获,在实践中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增长本领才干,为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外国语学院“红心向党”暑期叁下乡社会实践队开展的活动在央视频移动网、山东教育电视台、大众日报、中国山东网、菏泽电视台、齐鲁壹点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获得良好的活动效果和社会反响。
(撰稿:王伟 摄影:张海通 编辑:李莉 编审: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