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吴宗杰教授来我校作“乡村文化记忆与遗产地书写”学术讲座
6月28日下午,浙江大学跨文化与区域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吴宗杰教授应邀在学术报告厅作以“乡村文化记忆与遗产地书写”为主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李红艳主持,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文学院部分师生聆听讲座。
吴宗杰教授从自身的经历出发,结合自己寻找本土遗产范式的历程,提出了以语言为视角的遗产研究范式,认为应全面了解遗产地的地方志、口述史等各方面史料,以《史记》叙事为标榜,书写遗产地叙事的微言大义。他认为要挖掘深埋在地底下的、真正有价值的文化,担负起挖掘历史价值的责任。
讲座中,吴宗杰教授提出,跨学科的文化研究要根植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上,把不同的思维以及价值观透明地展现在世界上,并重点强调应师法司马迁“行事之深切着明”的写作方式。他认为,“文化记忆”与“文化遗产”是不同的,“文化记忆”打破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界线。他阐释了用文化记忆对乡村文化保护的意义,以及文化记忆与民族志和人文地理学如何结合。吴宗杰教授特别强调了“场所研究”的重要意义,他以文化语言构建遗产地的学术理念,介绍了他主持的“邾鲁古道”案例;他还结合自己在叁德范村的调研,介绍了他“重建乡村历史空间”的初步设想。“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是当今学者应该担负的社会使命,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文化思想,对师生大有裨益。
吴宗杰教授“随心的学术研究”的理念,跨学科的文化研究方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阐发,引起了师生们的强烈共鸣。讲座结束后,他详细地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通过本次讲座,师生对于深入田野做调查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文化记忆的理论有了深入的理解,他提出的观点对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在叁德范村进行的口述史采风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吴宗杰教授现任浙江大学跨文化与区域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兼任浙江大学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世界银行“孔孟文化遗产地保护”项目咨询专家。目前从事文化话语为核心的跨学科研究,包括本土民族志与史学话语、遗产与文化记忆、场所与经义、跨文化传播、教育话语、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阐释。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文化遗产等十余项研究课题,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百余篇学术论文。
(撰稿: 侯方峰 柴振光 编辑:王戈弋 编审:于江)